祝碧晨 设计当你老了,如何养老?“三人行,必有一老”已成为当下不能回避的现实。上海市老龄办、市卫健委和市统计局联合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上海市户籍老年人口(60岁及以上)达542.22万人,占全市户籍人口的36.3%。其中,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达83.88万人,占全市户籍人口的5.6%。

作为全国最早进入人口老龄化且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上海一直在探索超大型城市养老服务发展新格局。

机构养老、社区托养、老年助餐、认知障碍照护、“养老院+互联网医院”……经过多年努力,上海持续增加养老服务供给、丰富养老服务发展模式。目前,“一床难求”正加速被破解,遍及街镇、居村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网络也已基本形成。

不满足于现状,新的目标已经定下。

根据上海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22-2035),到2025年,上海计划建成不少于17.8万张养老床位,且包含至少1.5万张认知障碍老年人照护床位;全市每千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筑面积达到50平方米,街镇养老服务综合体总量力争达到500家……

在养老领域,上海不断回应多元需求,努力让每一位居住在此的老年人都能安享晚年。


“栖心小窝”社区长者食堂的老字号菜品。龙钢图“栖心”助餐“这里的食堂菜品老灵咯,阿拉在家门口就能吃到中华老字号餐馆的菜,开心来。”9月22日早晨8点多,上海虹口区祥德路302号“栖心小窝”社区长者食堂门口,排起了购买午餐的长队。

一家社区食堂,为何一大早就吸引了这么多市民买午餐?因为这个社区长者食堂不仅满足居民刚需,还在探索锦上添花,让居民吃得安全的同时吃得满意。

虹口区民政局鼓励各街道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合作共建、商品入驻等方式,与老字号餐饮企业开展合作,并且对老字号餐饮企业参与运营的社区长者食堂予以支持。

“栖心小窝”社区长者食堂就聘请了好几位曾在中华老字号餐饮企业工作过的厨师,让居民在家门口也能吃到老字号菜肴。食堂每天供应的菜品多达30余种,包括八宝辣酱、葱烤河鲫鱼、酱爆猪肝、干煎带鱼等。

年逾六旬的李罗星曾担任过“皇上皇酒店”厨师长,也曾经在杏花楼掌过勺,他提到在这里做菜的秘诀——普通菜用高档做法,所有菜品来源都可追溯,没有半成品,都由厨师烹饪而成。

“栖心小窝”社区长者食堂的试点,居民很买账。

食堂服务周边五个居民区,有1.7万余居民,其中老年人8000余人,2021年年底开张后深受欢迎。午餐供应一般在上午10点后,但居民外卖需求大,于是提前了两个小时开张。

此外,“栖心小窝”还为周边独居、高龄老人和养老院提供送餐上门服务,每天送出数十份,个别生活不便的居民也可电话预订。

今年,社区老年助餐服务场所全市总量预计将达到1600家以上,到2025年,社区老年助餐服务供应能力将达到每天25万客左右。

不仅仅是助餐,让老人在家门口就能安享晚年,是上海近年来努力的方向。

2016年开始,上海大力推广建设集日托、全托、助餐、辅具推广、医养结合、养老顾问等功能于一体的“枢纽型”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到2021年底已建成371家,实现街镇全覆盖,比2016年底的32个增长了10倍,遍及街镇、居村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网络基本形成。

记忆防线

困在时间里的老人,是没有被遗忘的“老宝贝”。

老年认知障碍照护已经成为养老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上海着力构建分层分类的老年认知障碍照护服务体系。

一方面,2018年起,上海率先将认知障碍照护床位纳入政府实事项目。在养老机构和长者照护之家内,通过新建、改扩建的方式,推进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和认知障碍照护床位建设,截至2021年底,全市已建成7302张认知障碍照护床位,至“十四五”末将达到15000张。

另一方面,从2019年9月起,上海开展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在社区内广泛开展老年认知障碍的宣传教育、风险测评、早期干预、家庭支持、资源链接,致力于推动认知障碍在社区的早发现、早干预。

家住浦东洋泾街道的涂伯伯今年80多岁,处于认知障碍中后期,情绪很难被调动、行动也比较缓慢。在洋泾街道认知症日间照料中心,他慢慢发生了一些积极变化。

工作人员跟他交流沟通、带他运动,用道具“刺激”他的情绪,一段时间后,涂伯伯看到其他长辈会主动拍手,说“欢迎”。

让工作人员惊讶的是,有一次,涂伯伯在唱歌活动时,忽然唱出了一段潮汕剧。原来,他太太年轻时是潮汕剧团的台柱。那时涂伯伯才18岁,追求太太的时候总是去剧团举歌词板,一直记得当时的唱段。

有时,涂伯伯还把发的小点心揣在兜里,要带回去给太太。他的家人知道后很感慨,女儿说,自父亲患病后,从来没有在家里有过这样的表现。

“这些都是很温暖的行为,通过我们不断尝试,在某个点正好唤起了涂伯伯的记忆,家属把他托在这里也很放心。”洋泾街道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赋能中心负责人顾燕赟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日间照料中心针对中度认知障碍的老人,为家属提供日托“喘息服务”,在干预、改善老人身心状态的同时,也让家属的生活变得轻松一些。


洋泾街道认知症日间照料中心外,老人可以在小花园种植物。澎湃新闻记者陈少颖图与认知症日间照料中心在同一空间的,还有记忆咖啡馆和记忆教室,都位于洋泾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内,针对不同人群提供服务,尝试共建记忆防线,同时让其他居民更加了解认知障碍疾病。浦东新区洋泾街道作为第一批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试点街镇,已逐步构建了基于社区的“科普预防-筛查转诊-早期干预-家属支持-家庭顾问”认知障碍全链条服务模式。

截至2022年9月,上海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覆盖街镇达到170家,占全市街镇总数的80%,计划至“十四五”末将实现街镇全覆盖。

“智慧”因子

对老年人而言,看病是养老领域的重中之重。

为此,上海推动医养结合,在全市有条件的养老机构内部设立医务室,到2021年底,有324家养老机构有内设医疗机构,占养老机构总数的44%。同时,养老服务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签约合作全覆盖。

近年来,上海全面拥抱城市数字化转型,“智慧”因子也正在覆盖养老院,赋予养老更多可能。

在养老机构的住养老人无需出门就能得到医院专家的诊疗服务,还能直接享受预约检查、送药上门等。这是“养老院+互联网医院”模式为长者带来的便利。


一名老人正在养老院内接受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的远程诊疗。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图位于松江新城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部院区在2021年率先尝试与辖区内的养老机构合作,试点推行智慧医养服务模式,将全流程医疗服务延伸至养老机构,让住养老人享受优质医疗资源。除了线上远程诊疗,慢性病、常见病的配药“刷脸”就能搞定,老人、家属和医生更可以实时“三方在线”。考虑到养老机构内不同健康状况老人的就医需求,医院定制了5种互联网医院诊疗设备,分别用于可自理老人、半失能老人、卧床失能老人、远程会诊查房和线上培训等场景。

推动养老服务领域数字化转型是上海养老服务发展“十四五”规划的十大主要任务之一。2020年4月和2021年6月,上海市民政局先后发布2批次20个智慧养老应用场景需求。

在闵行区,通过采用政府引导、第三方组织运作的方式,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已逐步建立。


闵行区新虹街道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澎湃新闻记者俞凯图每天早上起床后,家住新虹街道的徐奶奶都会习惯性戴上智能腕表。晚上睡觉时,她便摘下腕表充电,席梦思下铺设的智能监护床垫“接力”承担起监测老人心率、睡眠状况、离床时间的使命。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在长者家庭居住环境中部署传感设备和智能产品,与信息管理系统连接,和家门口服务站联动,使家庭养老床位具备“类机构”功能,旨在打造一座社区内没有围墙的居家“虚拟养老院”。

“虚拟养老院”可以为长者提供远程服药提醒、血压心率测量、定位、监测睡眠质量及健康数据、离床未归预警等24小时服务。当长者突发意外时,能及时提醒和救援;当长者有服务需要时,也可派员工上门服务。作为独居老人,徐奶奶也有了更多的安全感。

“十四五”期间,上海计划打造100个智慧养老院、1000个数字化社区养老服务场所,培育智慧养老应用示范基地、示范社区和示范品牌,大力推进“养老院+互联网医院”发展模式;同时形成养老政务服务“数治”新范式,打造数字化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寻找养老服务资源“像网购一样方便”。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声明:本网资源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奔流十年|三人行必有一老,上海破题“大城养老”发布于2022/10/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