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从古至今,孝顺这一话题都是极具讨论度的,从各种孝顺的方式,再到如何孝顺才能让父母满意等等,都让大家在认真关注之时,也在仔细比对自己有没有做到。尤其是在社交平台中出现的各类因子女不赡养,导致老人陷入困顿的新闻,更让人对孝顺有了极高的重视度,即便生活压力再大,也不会忘记好好对待父母。

 

“圈养法养老”的假孝顺盛行,子女们浑然不知,老人有苦说不出

可是,当我们真正进入到赡养父母的年纪,而父母也踏进年老时,是否有想过自己的孝顺真的让爸妈舒心了吗?还是仅仅站在个人的角度去对待,觉得所有人都是这么做,父母必定也会享受这样的晚年安排。

自妻子前几年去世之后,陈伯就一直在村里待着,儿子一家也早已搬到城里稳定下来了,也解决了房贷和车贷的问题。为了能让父亲不要这么孤单,儿子决定把陈伯给接到城里去,和全家住一起。

起初,被儿子接到城里生活的陈伯,还是特别高兴的,自己毕竟在村里生活了很长时间,来到城里之后,看什么都是新鲜的。可随着时间的推移,陈伯却逐渐发现,无论生活多久,始终与这个地方格格不入

比如,城里人多半用普通话交流,只会讲家乡话的他,经常听不懂对方在说什么,久而久之,小区里也没什么人能跟他讲的上话了。

再有,是儿媳妇似乎总在介意自己的出身,虽然没有说过什么让他伤心的话,可孙子偶然的一句“爷爷洗澡没洗干净”,让他觉得在这个家中特别的不自在

因为习惯了村里那张稍微硬一些的床,所以也很难适应儿媳妇给自己花大价钱买的软床垫,可即便睡得腰疼,陈伯也不敢多说一句,毕竟是花了钱的,再换也不太好意思了。

这样的情绪,直到给老伴忌日上坟的那天,彻底爆发了出来,重新回到村里的他,见到了熟悉的老邻居们,回到熟悉的房子后,也跟儿子表示,自己还是想住在这儿,这儿更自由更舒心一些。

如此要求,反倒让陈伯的儿子疑惑了,明明城里的生活那么舒适,家里人也在身边,怎么就不愿意回去了呢?

其实,陈伯的儿子也不能说不孝顺,只不过他的孝顺,是当下被称为“伪孝顺”的圈养法养老。

我们都知道,在社会、教育等方面的发展和变化下,如今的年轻人在完成学业之后,并不会直接回到家乡生活,他们更愿意在大城市奋斗,或选择一个经济条件和工作待遇相对较好的地方定居生活。

如此一来,想让他们回到家乡去赡养年迈的父母,或者在老家找份工作踏踏实实地度日,是很难做到的。为了能够实现照顾父母和打拼奋斗的平衡,年轻人们会将老家的父母接来共同生活。

可是,在孩子们看来,能够拥有更多保障和资源的地方,真的能让老人们欢心吗?放到现实生活中,也许有一部分老人是可以接受这种生活方式的转变的,但还有一部分老人,却不得不重新面对全然陌生的新世界,甚至是最基本的语言交流,都得多加适应才能学会。

而故事中陈伯的儿子,就是在没有考虑到老人的想法后,导致了“圈养法养老”,看起来是尽孝了,可老人们却没有真正享受到。

那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才能让老人真正有被孝顺的实感呢?

首先,要关注到他们的不安全感。进入到老年,难免会在身体层面和经济支出上出现困顿,这个时候,有能力的子女应当多多关心爸妈的健康,比如带他们去体检,还有平时的嘘寒问暖,节假日之时给予一些生活费也是应当的。

其次是照顾到他们的孤独感。在年轻人看来,老人自己待在家乡,实在是显得有些孤独,但还是要先询问他们的意见,是更愿意在老家待着,还是一起到自己身边生活,倘若是前者的话,我们不妨在闲暇的时候多带带孩子前来访,或者经常通通电话。

还有一点是要及时了解到他们能否适应。毕竟是来到新的地方,很多东西还不太熟悉,子女在这个时候还是要多教导,多陪伴,不要动不动就产生矛盾,这会让老人感到伤心。

总结:无论在哪个年龄阶段,养老都是个值得探讨的话题,希望子女们能多站在老人的角度想问题,真正体悟到他们的感情和想法。

声明:本网资源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圈养法养老”的假孝顺盛行,子女们浑然不知,老人有苦说不出发布于2022/10/1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