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社会也和世界范围内一样,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养老成为一项重点突出的社会问题。养老方式有很多种,比如在家里和家人们生活,去养老院和老太太老爷子们一起生活,或者自己租一栋公寓独居于此。

如果与家人们一起生活,难免会产生很多现实问题,如后辈与老人的三观、生活习性不合。而自己独居在公寓里也会遇到身体不便或生病的问题。因此,去养老院生活就成了现在的主流养老模式之一。

养老院在90年代的乡下,还并未完全盛行。因此,1997年,身在上海葛隆村的浦老太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众筹养老!她找来村里几个要好的老姐妹,几个人在一块商议,共同出资买下一栋已经被废弃的楼房。

这栋楼房位于葛隆村132号,原本是一处信用社的旧址,后来信用社迁走后,这栋楼所处的地方就一直闲置着。由于该栋楼房的设施已经老旧,原本市价6.8万元,最终被开发商开出5万元低价。

然而,即便是5万元,对于当时的浦老太来说也是天价了。于是她加大了众筹力度,只要村里有想要在一块养老的老人,都可以出一份力。很快地,浦老太周围的老邻居们纷纷献上微薄之力,有的贡献十几块钱,有的贡献几百、几千,浦老太把将近50名筹集者写进了名册里,完好地保存着这份名单。

当5万元筹集成功后,“慈舟养老院”也应运而生,浦老太以及其他几位想要共同养老的老人都住了进去。这里虽然名为养老院,但其实只是他们几个人互帮互助共同生活的场所。养老院里有护工,这里并没有,平时他们分工合作,有的负责大家的饮食,有的负责洗衣服,有的负责修缮管理。

由于身为中医的浦老太十分提倡节俭生活,几十年来食素,所以他们也都自发地向浦老太学习,大家平时都节水节电生活,照明只需要低瓦数的电灯泡。做饭的时候,他们也舍不得放油,舍不得吃肉,大家每个月需要付100元生活费,如果有节省下来的钱,就会作为捐款捐给慈善机构。

很快地,浦老太等老人们的善举就流传于村内,村中的居民们都对他们十分友好,经常去探望他们。而一些听说了这里的老人,也慕名而来和他们共同生活。这里最热闹的时候,容纳了20多名老人居住。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慈舟养老院的人数在逐年下降,甚至到后来,一名共同管理的老人也因身体原因离开了这里。因为很多老人的家属嫌这里条件不好,连护工都没有,而且还要节衣缩食。另外,也有些老人是因为身体原因离开的,这里医疗条件较差,没办法提供科学的医疗环境。

直到2016年,原本热闹的慈舟养老院此时只剩下浦老太一个人了。她每天独居于此处,感到十分孤独。她的家人实在是不放心将近90岁的她,于是在两年后也将她接走了,并送到了条件较好的一处养老院,此后慈舟养老院彻底荒废。

虽然浦老太已经搬走了,但是她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这处对她而言意义重大的小院。直到2020年,有开发商找到她,想要收购慈舟养老院。不过她始终没同意,因为在她看来,这处小院当初是由她和邻居们共同筹款买下的,目的就是为了养老。她希望慈舟养老院能够永远服务于村里的老人。

因此,她找到了尚且还在人世的几位筹款老人,共同做出一项重大决定——把这栋住宅捐给村委会,让村委会开发成慈善性质的老年研究院。大家都赞同浦老太的提议,最终他们一起将慈舟养老院交付给村委会,而此后工作人员也不负众望,把慈舟养老院装修过后,建成了村里的老年人活动室,平时老人可以来打打牌、锻炼身体,还可以在节假日的时候到活动室聚餐。

慈舟养老院的故事,令人动容,也让无数老人羡慕不已。因为事实上,现在有不少老人正面临着养老难的问题。虽然根据我国法律,《民法典》第二十六条 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子女负有赡养老人的责任,但是老人被遗弃的现象仍旧屡见不鲜。

也有人对这一代的中年人表示理解,他们的养家重担实在是太大,没有精力再养老人。许多经济水平一般的人家,也无法把老人送到经费昂贵的养老院里去,最后就造成老人老无所依的悲剧。

有的人认为,养老义务实际上应当由全社会共同负担,并不是个人义务。虽然这样的想法很美好,但真正实施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众所周知,我国人口数量十分庞大,老年人数量也占了一大部分,如果真的将养老义务归于社会,那么很明显会增加社会人员的负担。因此,目前我国社会只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对于他们的生活质量问题,也只能由年轻人共同担负和解决。

(本文人名均为化名,部分图片为网图;文章禁止转载、抄袭。)

声明:本网资源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1997年,50多位上海大妈合买一栋楼,抱团养老20年,现值多少钱?发布于2022/05/16

相关推荐